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校园新闻

全面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全面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访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袁贵仁

日前,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对在新形势下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就目前教育均衡发展中出现的热点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袁贵仁。

记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有哪些?

袁贵仁: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总体目标就是办好每一所学校,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具体地说,就是要让每一所学校符合国家办学标准,教育资源满足学校教育教学需要,开齐国家规定课程,办学经费得到保障。要使学校班额符合国家规定标准,消除大班额现象。教师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使教师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使每个学生都能享受有质量的义务教育。

均衡发展的推进需要一个过程,首先在县域内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使县域内学校之间差距明显缩小。根据教育部与各省签署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到2015年,全国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3%,实现基本均衡的县(市、区)比例达到65%;到2020年,全国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实现基本均衡的县(市、区)比例达到95%。

记者:教师均衡是义务教育均衡的核心,对于稳定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我们采取了哪些措施?

袁贵仁:中国教育现代化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解决农村教育问题的关键是农村教师。为解决农村教师短缺,优秀教师下不去、留不住的问题,国家出台了相应措施:

一是多渠道补充。如免费师范生政策和特岗计划。2007年,免费师范生政策在6个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试点实施。6年来培养教师6万多名,其中90%都在中西部小学任教。特岗计划也是扩大农村教师的来源之一,目前已招聘30多万人,80%的毕业生都留下来在当地从教。

二是改善农村教师的地位待遇。把中小学教师的工资全部纳入到国家财政预算,实施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教师职称评聘向农村地区倾斜,鼓励对农村教师实行特殊津贴。

三是提高农村教师的业务水平。2012年国家投入12亿元进行国家级培训。现在已有350万名农村教师接受了各省、各县的培训。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把好学校的好课程、好老师的讲授传到农村学校,使偏远山区、农村同时能接受到最好、最优质的教育资源。

记者:如何保证义务教育质量水平的提高?

袁贵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就是要全面提高每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平,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实现有质量的均衡。因此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要始终把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放在重要位置。

一是要合理设置课程,切实解决课程和作业偏多、偏深、偏难问题。各阶段教育都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合理设置课程和课程标准,要让学生有更多时间锻炼身体、参加社会活动、发展个人兴趣爱好,齐心协力减轻学生课业过重负担、额外负担和学习压力。

二是要建立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业质量评价体系,科学评价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当前,在一些地方考试分数和升学率几乎成了评价学生、教师和学校的惟一标准,要下大力气改变这种状况。通过建立科学的、多元化的教育评价体系,引导学校按照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实施教育,引导社会按照正确的教育观念评价教育和学校。

三是要深入推进教育改革,倡导改变教学方式。要采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和判断,鼓励创新思维、激励个人兴趣,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每一所学校都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努力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为每位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四是加强教育督导,确保每个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记者:如何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袁贵仁:2011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有1260.7万名农民工随迁子女,占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的8.4%,在输入地进入公办学校就读的约占80%。目前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深入发展,随迁子女基本按照每年近百万人的速度增加,保障随迁子女平等享受义务教育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要在坚持以流入地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的“两为主”政策同时,努力做到“全覆盖”。不断提高全日制公办学校接受能力,在公办学校不能满足需要的情况下,可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保障随迁子女在依法举办的民办学校免费接受义务教育,保障随迁子女在输入地公平享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学校简介 | 加入收藏夹 | 设为首页 | 留言咨询